欠稅別躲了!國稅局出手拍賣土地,千萬欠稅秒清零!
大家好,我是承馨家族辦公室的小馨,你們最愛的財經頻道主!今天要跟大家聊一個超震撼的消息,來自財政部南區國稅局的新聞:他們為了追欠稅,把一家公司名下的16筆土地拍賣,硬是收回上千萬,還把多年債務一次清光!這不只是個案例,而是國稅局在警告所有欠稅人:「別想躲,財產跑不掉!」我會用簡單又深入的方式,把這件事講給你們這百萬訂閱戶聽,還會加上我的看法,告訴你怎麼應對這種「財產大追緝」。準備好了嗎?一起來看看這場稅務風暴吧!
故事怎麼回事?欠稅公司被清算
南區國稅局最近公布一個案例,主角是一家叫「甲公司」的企業。這家公司欠了98到100年的營業稅,總額500多萬,被移送到行政執行分署強制執行。雖然甲公司名下有16筆土地,看起來有搞頭,但這些土地被A銀行設了最高限額抵押權,擔保5億元的債權。因為銀行優先,執行分署109年覺得沒油水可撈,就發了「無執行實益」的債權憑證,案子暫時冷凍。
但國稅局沒放棄!最近他們重啟調查,發現A銀行把債權賣給了B資產管理公司,而B資產管理公司已經清算完結,法院也備查,銀行讓與的抵押權的擔保債務沒人接手。這下土地的抵押權變成「空殼」。國稅局看到機會,多次找A銀行協商塗銷抵押權,銀行不甩,他們就直接告上法院。113年(也就是2024年),法院判國稅局勝訴,抵押權被塗銷,執行分署立刻拍賣這16筆土地,總共賣了上千萬!結果呢?甲公司500多萬的營業稅全繳清,連地方稅等老債都一併還光。這場追稅大戲,國稅局贏得漂亮!
國稅局在幹嘛?清理欠稅大行動
這案例不是隨便聊聊,而是南區國稅局每年例行「清理欠稅」計畫的一部分。他們說,為了維護租稅公平、保障國庫收入,會定期翻舊帳,特別鎖定那些欠稅卻有財產的人。怎麼做?三招:
緊盯財產變化
像甲公司這種有不動產的,哪怕之前沒執行價值,國稅局也會查財產有沒有變動,評估市場行情,找最佳拍賣時機。
破解抵押迷霧
如果土地有抵押權,他們會逐案查清楚:抵押是真的嗎?債務還沒還清?還是已經過時效?像這次,他們發現B公司清算,抵押權變廢紙,馬上抓住機會。
強制執行不手軟
一旦發現有搞頭,國稅局會通知執行分署,拍賣財產、凍結帳戶,務必把欠稅拿回來。這次拍賣千萬就是鐵證。
他們的目標很簡單:不讓欠稅人靠財產「裝死」,確保國庫不漏財。
為什麼這件事很重要?
這案例不只是稅務新聞,對我們普通人也有大啟發。我整理三個重點:
欠稅跑不掉,財產藏不住
甲公司可能以為抵押權擋著就安全,但國稅局硬是挖出漏洞,拍賣土地清債。這告訴我們,政府追稅越來越聰明,有房有地的人別想賴帳。
租稅公平的硬道理
國稅局說這是為了「租稅公平」,意思是老實繳稅的人不該吃虧。像這次收回千萬,能拿去做公共建設,大家都有份。但也提醒欠稅人,拖下去只會更慘。
財產管理的警鐘
企業或個人如果欠稅,財產狀態得管好。抵押權不清、債務亂七八糟,最後可能被國稅局翻出來拍賣,連翻身機會都沒。
小馨的看法:欠稅怎麼辦?
作為你們的財經小幫手,我覺得這案例超有警惕性,也藏著實用啟發:
國稅局不開玩笑:政府有的是耐心及追稅人力,像甲公司拖了十幾年還是被抓到,欠稅千萬別心存僥倖。
財產透明是王道:有不動產的人,定期查抵押、債務狀況,別留漏洞給國稅局鑽。這次A銀行不肯配合,最後還不是輸了官司?
我的建議:
欠稅企業快自救:有錢就繳,沒錢找國稅局分期(可申請最多36期),別等財產被盯上。
老闆們學教訓:管好帳務,按時報稅,像營業稅這種,年年結清最保險。
個人也注意:雖然這案例是企業,但個人欠稅(像綜所稅)也跑不掉,財產一樣可能被查。
我還覺得,這件事是政府在喊話:「誠實納稅才是正路!」拖欠只會讓後果更重,像甲公司不只還稅,連土地都沒了,划不來啊!
結語:繳稅保平安,財富留得住!
這不是嚇人,而是提醒我們,欠稅遲早得還,財產也藏不住。我是小馨,感謝你們百萬訂閱戶支持,下集聊什麼?省稅妙招還是企業理財?留言告訴我吧!點讚、分享,別忘了訂閱,我們下次見!
資量來源:南區國稅局網站

(圖片來源:Envato 授權圖庫 )